科研平台
2019-05-27 09:15     (点击:)
[文章下载] [字号: ]

河南省白酒风格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心负责人:孙西玉

主要成员:张晓峰、赵志军、刘延波、刘宁、余海尤等

河南省白酒风格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于2017年,是由河南省科技厅批准认定,依托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酒学院,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酿酒大师孙西玉教授作为带头人成立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河南省白酒风格领域唯一的省级工程中心。

工程中心现有科研场地700多平方米,设有酿酒原料分析实验室、酿酒微生物实验室、酒类分析与检测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酒类发酵实验室、白酒勾调与品评实验室等,拥有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PCR以等仪器设备,能够开展酿酒功能微生物的筛选与鉴定、酿酒微生物菌群结构及演替规律的研究,酿酒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研究、强化大曲与人工窖泥的开发以及白酒主体风味物质的分析鉴定等研究。

目前工程中心承担的科研项目有2018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豫酒品质提升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与产业化”,与赊店老酒合作的横向科研项目“提高赊店老酒质量关键技术的研究”,校级重点科研项目“河南省白酒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等。

工程中心将紧紧围绕白酒风格,通过对酿酒原料、酿酒微生物、酿造工艺及风味物质的研究,探索豫酒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机理,打造豫酒技术创新平台,将工程中心建设成为我省集科研开发-产品开发-服务咨询-人才培训-区域合作等功能于一体的先进研发平台,为我省酒类企业发展和酿酒行业技术进步做出贡献。

河南省畜禽生物技术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心负责人:王永芬

主要成员:郑 鸣、张 震、赵绪永、李华玮、何金环、索江华等

以基因工程为核心,以酶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和蛋白质工程为基本手段的现代生物技术,在解决畜禽环境污染、饲料资源、抗生素残留、疫病防治、生物安全控制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潜力,基于上述原因,依托于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设置了畜禽生物技术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王永芬院长担任中心负责人。201812月,经河南省科技厅批准认定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省畜禽生物技术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创新、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构建畜禽绿色生态养殖技术,保护动物健康、生产安全营养的畜产品为主要目的,针对当前畜禽养殖业抗生素滥用、肉蛋奶品质亟待提高、畜禽疫病生物防控、畜禽粪便污染等问题,围绕畜禽生物技术与健康养殖开展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第一是绿色生态功能性生物制剂的研究开发,以动物体液、内脏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手段,开展免疫球蛋白、转移因子、酶等各种生物活性物质提取,并且根据酶的定向进化,开展酶分子改性,开发动物用新型免疫生物制剂,提高畜禽免疫力,综合利用畜禽副产品,延长产业链,实现生态循环,以发酵菌株筛选为核心,以非常规饲料为主要原料,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结合发酵工程技术,研发绿色生态环保的微生物发酵型饲料添加剂,改善饲料营养配方,提高养殖饲料转化率,提升畜禽产品品质,减少环境污染;第二是畜禽疫病生物安全防控关键技术研究,针对当前生产中流行的、新发的和重大的传染病,以分子生物学等现代生物技术为核心,综合利用细胞、免疫等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结合基因工程、抗体筛选、新材料和新仪器研发等现代高新技术成果,从分子水平对环境、个体、组织、器官、细胞等各种生物样品中的特异性分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对疾病风险、安全风险、感染风险等的判断提供科学依据,构建规模化养殖场重大疫病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第三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展畜禽粪便污染高效、快速处理的发酵菌株筛选、快速制取有机肥菌液制剂的制备、污水生态处理菌液制剂的开发等,以生物发酵技术为核心,围绕畜禽养殖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农业秸秆加工和综合利用,达到降低生产企业与直接消费者间的运行成本,保护生态环境,更好的支撑我国养殖业的发展,实现畜牧业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以上三方面研究,并推动产学研合作,将实验室的科研成果与企业对接,推进相关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实现成果的就地转化,促进产业发展。

中心拥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坚实的研发实力。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河南省财政厅支持项目、河南省创新人才项目等10多项,获省教育厅一等奖4项,教育厅自然科学论文一、二等奖10项,河南省科技成果鉴定16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在研项目12项,近3年发表高水平论文21篇,著作8部。

河南省食品加工保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心负责人:郝修振

主要成员:杨宝进、付 丽、高雪琴、张一鸣、申晓琳、张雪等

以牛肉加工产业集群需求为导向,以吸收引进、联合科技攻关和技术集成为基础,立足横向课题研究、自主研发和应用研究,突出“健康、绿色、功能”的现代加工理念,主要研究牛肉加工产业集群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依托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组建成立食品加工保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812月经河南省科技厅审批认定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重点围绕牛肉加工和贮藏过程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并进行工程化研究,为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装备。面向全省肉牛屠宰业加工业、科研院所等开放,提供产品设计、工艺改进、产品升级、过程管理等服务;接受企业委托,开展联合攻关工程技术研究,解决牛肉加工和贮藏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建立无公害牛肉食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推广牛胴体表面减菌技术、优质牛肉屠宰、精细化分割等技术,建立具有区域优势和产业特色的研发创新基地和培训基地,为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提供科技和智力支持,为肉牛屠宰加工企业及其相关行业培训各类人才。本中心建有3个研发室:冷鲜牛肉保鲜技术研发室、新产品开发实验室和牛肉制品质量安全控制研发室,共计1000平方米;建有3个服务培训中心: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工程设计与咨询中心、培训中心,共计200平方米;另建有2个牛肉加工业工程综合配套中试基地,开展冷鲜牛肉品质评价与保鲜护色技术研究、牛肉制品加工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牛肉制品质量与安全控制研究以及新型、健康牛肉制品开发、工程设计与咨询、人才培养。

食品加工与保藏重点实验室

负责人:杨宝进

主要成员:郝修振、付丽、高雪琴、侯银臣、马丽卿、张一鸣等

主要服务于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及酿酒工程4个本科专业,快餐加工及管理、食品机械、食品加工技术、食品检测与管理、农产品质量检测及食品生物技术等6 个专科专业23门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的实验教学。同时还承担专业实践教学、大学生创业实训、课外科技创新实验、开放实验及本科专业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项目及1 个院级重点培育学科建设任务。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技能培养为基础,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了“五结合五层次四模块”的开放式、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通过改进实验教学管理、完善实验教学设施、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基本技能、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以科研、社会服务促进实验教学水平提高,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现有实验室面积2002 m2,设备总值达1127万元,仪器设备1326台套,其中大型仪器设备(5万元以上49台,10万元以上15台)。近5年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3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2项,省重大专项1项,到账经费近1000万;发表科研论文51篇,其中SCI 1篇,中文核心40篇;科研获奖6项,其中省级二等奖1项,市厅级一等奖5项。获国家专利6项;出版教材21部,其中实验教材3部;学生参加各级竞赛15项,其中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学生参与发表科研论文7篇;获校级优秀毕业论文6篇。开展教学质量工程项目6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2项,校级3项,发表教研论文16篇,其中中文核心3篇;省级教研获奖13项,其中一等奖10项,二等奖3项。

河南省高等学校生命科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中心负责人:王永芬

主要成员:潘春梅、郑鸣、何金环、赵志军、张震、宁豫昌等

2013年,为提高我校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依托于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省级实训基地和生物制药国家级实训基地,以生命科学为纽带,组建了生命科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秉承学校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理念,以实践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学生基本素养、基础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以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目标,努力打造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710月成功获批为河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中心实验室总面积2000平方米;实验仪器价值约2600万元;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69套,主要有高压液相色谱仪、高压气相色谱仪、荧光定量PCR仪、梯度PCR仪、荧光显微镜、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化学发光凝胶成像系统、全自动液体发酵罐、CO2培养箱、Millipore超滤系统等大型仪器设备,建设有数码互动实验室、细胞培养室、微生物无菌室等功能实验室。服务于学校1500多名本科生的实验教学,年均承担实验课人时数约35万。

“中心”下设6个实验室,分别为:生物化学实验室、微生物学实验室、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免疫学实验室、普通生物学实验室,面向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动物药学、动植物检疫、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酿酒工程等7个本科专业,承担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17门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同时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生命科学导论通识课程。

中心现有教师55人,专职教师49人,兼职教师6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2人,具有博士学位23人,实验技术人员6人;中心人员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河南省创新人才2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12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9人。中心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5项,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发表SCI论文28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0项;中心围绕生物活性物质开发与利用科研平台,获批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

打印    收藏
上一条:科研团队
已是尾条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